2025年7月16日,在革命热土江西吉安曲濑镇长乐小学,红旗猎猎,迎风招展。童心圆公益支教团队在此启动“星火交融·勇士集结”长征主题日活动,80名怀揣着敬仰与好奇的同学,化身“小红军”,按低、中、高年级整编成三支队伍,以班级为连,即将踏上浓缩版“长征六关”的征途。这不仅是一场趣味盎然的户外挑战,更是一次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深刻体验,旨在引导同学们在汗水和协作中感悟长征的艰辛卓绝,让不朽的红色精神在幼小心田播下种子。
上午九时整,童心圆团队副队长黄祖攀鸣哨发令,“红军小勇士”们精神抖擞,奔赴“封锁线”“泸定桥”等六大战场。一场在汗水与欢呼交织中体悟先辈铁血征途、接力红色薪火的特殊旅程,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关 突破封锁线:步伐铿锵,意志如钢
每队五名队员纵向列队,按地面连续出现的“手掌”“脚掌”图标,队员们需统一用对应肢体拍地前行,动作必须同步连贯。哨声一响,“一二!一二!”号子声随即响起,整齐划一。当前方队员奋力前移,后方的队员立刻紧跟,队伍宛如一条蜿蜒前行的巨龙。当最后一名队员咬牙越过终点线,胜利的喜悦瞬间点亮了每一张通红的小脸。
第二关 飞夺泸定桥:步履维艰,勇者无惧
场地铺设蓝、黑两条平行窄带,便是惊涛之上的“泸定桥”,宽度仅容单脚。队员依次踏上蓝带前进至尽头,转身跃至黑带折返;全程不得踏出带外,返回起点后与下一位击掌接力。场边队友屏息凝视,紧张地攥着小拳头,不时发出“小心!”“稳住!”的提醒。返回起点,与下一位战友击掌的瞬间,传递的是信任与力量。五人全部完成即为夺桥成功。
第三关 巧渡金沙江:智勇双全,沙包定乾坤
起投线距目标2.5米,设蓝盆(5分)、粉盆(10分)、竹筒(20分)三档。每人持3个沙包,任意组合投掷,全队累计得30分即视为渡江成功。如何组合投掷才能最快累积30分?小队员们眼神专注,掂量着手中的沙包,认真计算着。屏气凝神,瞄准目标,手臂奋力挥出——沙包划出或高或低的弧线。
第四关 翻越雪山:负重前行,风雪何惧
队员们肩负象征物资的“小书包”,站上起跑线。哨响,如离弦之箭冲出,背负的重量让他们的小身体微微前倾。面对S形排列的标志杆,他们灵活地左右穿梭,书包在背上一颠一颠,仿佛真的在风雪陡峭的山路上跋涉。与下一名队友击掌的瞬间,既是接力,也是责任的传递。五人总时长计入团队成绩,每一次冲刺都是对“雪山”的顽强征服。
第五关 过草地:蛙跳前行,步步为营
连续布置10个直径40厘米的圆环,便是危机四伏的“沼泽草地”。队员双脚并拢蛙跳前进,双足须同时落环;踩线或出圈即退回上一环重新开始,全队依次通过后视为穿越草地。不时有同学因踩线或出圈,被判“陷入沼泽”,需退回上一环重新开始。失误的孩子毫不气馁,立刻调整动作,下一跳更加谨慎,努力缩小跳跃幅度,确保双脚稳稳落在圆环中央。
第六关 红军的扁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先锋队员入场,与守关志愿者各抽3张数字牌,展开紧张的三局两胜“智斗”。胜者向队友发出“安全”指令,其余队员用扁担挑着水桶,按地面编号1→2→3顺序绕行障碍,途中须绕凳一圈,若碰凳或走错序号须重来。队员们屏住呼吸,贴着墙根,脚步轻挪,绕过“堡垒”(凳子),紧张有序地接力前行。当最后一名队员成功“跃”出教室门槛,象征着“长征”胜利抵达终点,全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胜利的喜悦达到顶点!
胜利会师,红星闪耀
六道关口均设营币、贴纸、印章等递进式奖励,记录着小勇士们的每一步成长。完赛队员凭所得章币至“红星小铺”有序兑换文具、绘本等奖品。经综合计分,高年级团队以总积分第一荣获“勇士旗”。活动尾声,全体学生齐唱《红星闪闪》,长征主题活动日在嘹亮歌声中圆满落幕。
本次“星火交融·勇士集结”长征主题日活动,童心圆团队将厚重的长征史诗巧妙融入趣味盎然的闯关游戏,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协作与思考中,体验了那段烽火岁月里的艰难险阻。迷你“长征路”上滴落的汗水,让孩子们真切触摸到了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
通过这场浓缩着历史温度的“长征”,同学们在汗水与欢笑的交织中,不仅走完了六关征途,更将那份宝贵的“红军精神”装进了自己的“小书包”。童心圆团队将继续秉持“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理念,把历史课堂搬到广阔天地,将红色故事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让更多乡村孩子在奔跑的脚步里,感受那穿越时空的磅礴红色力量,并将这份力量化作日后学习与生活中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让星星之火,代代相传,永放光芒!(文/余宛琳 王秋歌 图/童心圆团队 审核/吴月华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