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客空间:明城墙下的教学——南京特师教科院与南京市中央路小学携手开展专题教研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日期:2025-04-17浏览:1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四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科院的师生和南京市中央路小学教师共同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交流活动。



活动伊始,中央路小学书记、校长陆文琦致欢迎词,陆书记总体介绍了“拆客空间”项目的背景、设计理念、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帮助教科院师生对中央路小学的“拆客空间”项目有了初步的认识。



首先,由中央路小学的徐姗姗老师进行了题为《“萌学园之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的微分享,徐老师在分享中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自身和社会生活中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开展多样化跨学科融合的实践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徐老师以“种子节·走进缤纷多彩的泡泡世界”为例,分享了一组PBL综合实践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让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




紧接着,我校师生代表观看了三节精彩的课例展示。

邵聚婷老师的《烹然心动——学做美味家常菜》说课,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做凉拌菜的基本方法,并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创新制作出多种凉拌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刘夕冉老师的《时光——自制时钟的拆解与创新》“拆客空间”课程,带领同学们通过“看外观、猜内部、拆部件、研结构、我会创”的实践步骤,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主动联结多个学科的知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充分体现跨学科的特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中央路小学“拆客空间”项目在课堂上的探究与呈现。



栾静老师带领学生“探寻神奇的0.618”,她组织学生分组开展项目化学习,利用阅读、比较、分析、测量等多种方法从书法、绘画、建筑、人体美学、音乐等领域对0.618进行深入探究,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多感官感知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将黄金分割融入生活实际,以“为老师挑选合适的高跟鞋”为例,让学生用探究所得创意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边做边学,不仅仅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更获得创造力的提升。



专题交流活动之后,我院师生在仲召弟副校长带领下一起参观学校教育特色场馆“拆客空间”和综合实践园。“拆客空间”顺应了“小拆客”们的天性,以拆解探索为路径,将知识迁移应用于实践,综合实践园则展现了综合实践教育的多元样态,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采摘活动,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提升综合素养。




本次活动是中央路小学课程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科院和中央路小学的一次成功交流,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未来,我校将开展更多的校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与中小学共同探索教育创新的新路径。(文/图 余宛琳 申锶帆 审核/吴月华)